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iPad Pro 传说中的“最强移动端”?第1批用户的体验报告|Opinion屋顶秧田工装

发布时间:2018-05-17 05:59:18 来源: 浏览次数:
iPad Pro 传说中的“最强移动端”?第1批用户的体验报告|Opinion DAILY INSPIRATION大家是否是看了我们的WWDC2017漫步觉得意犹未尽?这次亲历发布会,除看到第1手的发布内容,也在媒体ha济南工作服团体定制nds on区体验了1下最新10.5寸的iPad Pro。远远低于预期的重量和全新的屏幕都是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外在表现,那末从真实的使用需求层面来看,是否是应当去更新手中的上1代12.9寸iPad Pro呢?* 在12.9寸的iPad Pro推出时,我们曾写过1篇“Opinion|iPad Pro 不 Pro?1位设计工作者的不客观体验报告”,不如先简单回顾1下,点击蓝色链接跳转回顾。▲ 已回国好几天,依然很怀念WWDC 2017发布会的


DAILY INSPIRATION

大家是否是看了我们的WWDC2017漫步觉得意犹未尽?这次亲历发布会,除看到第1手的发布内容,也在媒体hands on区体验了1下最新10.5寸的iPad Pro。远远低于预期的重量和全新的屏幕都是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外在表现,那末从真实的使用需求层面来看,是否是应当去更新手中的上1代12.9寸iPad Pro呢?


* 在12.9寸的iPad Pro推出时,我们曾写过1篇“Opinion|iPad Pro 不 Pro?1位设计工作者的不客观体验报告”,不如先简单回顾1下,点击蓝色链接跳转回顾。


▲ 已回国好几天,依然很怀念WWDC 2017发布会的点点滴滴


在我看来,如果只是在媒体区体验1下就着手写这份报告难免有些仓促且缺少诚意,所以赶在第1批入手了10.5寸的版本,将自己的1些实际体验作为样本供大家参考。


和以往1样,在「Opinion」栏目中,我们不谈数据,只谈主观体验,和那些工具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 对硬件已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直接进入「Part B 使用体验」的部份。


▲ 10.5寸iPad Pro基本参数|长:250.6mm x 宽:174.1mm x 高:6.1mm,WLAN版:469g



Part A

硬 件 概 览


毫无疑问,Apple的“Pro”系列更多是面向专业用户的,这次更新的iPad Pro就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的户外显示效果和更好的携带性,这些特性让全新的iPad Pro乃至给人1种它可以在某些利用场景下替换笔记本的印象。


设计方面,基本沿用了上1代的,简单、精致、存在感不强。更像是上1代等比缩小的版本,在色彩上则是提供了4种选择(12.9寸为3种,缺少玫瑰金)。


▲ iPad家族合影


特别标注1下,12.9寸和10.5寸的iPad Pro都被更新了,只是舆论的关注点都在10.5寸这款上。在发布会上跟工程师询问过,12.9和10.5的两款iPad虽然尺寸有差距,但是续航时间是完全1样的。


接下来,看看iPad Pro的硬件数据和名词解释:






机 身


新的尺寸酒店工作服实拍图片
:10.5寸,官方标重 469g。甚么概念呢,相当于1罐可乐,或两个半iPhone 7plus。这次就算平躺着也不会砸脸~


A10芯片:既然是最新的芯片,1定会在效力上超出上代,但是艺术生不懂理科生的数字世界


iPhone 7的摄像头系统:虽然拿着iPad拍照是个很难让人接受的事情,但是配合Note的新功能(后面详述),你就知道它有多好了。外观方面,和iPhone 7系列1样的摄像头也会外凸,如果直接放在桌子上是能够感遭到的。


▲ iPhone7的摄像头系统,也和iPhone 71样……突出了


无线速度提升:貌似这是个不太直观的变化,不过用两台iPad同时加载Voicer主页的时候,新的10.5寸明显更快,被生生地打脸了,对急性子来讲快1秒就是快!


▲ 上图为于Smart keyboard接驳的金属点,下图为iPad Pro的底部结构




屏 幕
工程师说,这是目前业界最强的显示屏


屏显的可视面积增加:得益于最新的工程设计,现在屏幕的比例扩大了20%。正面的比例变得更抓紧凑了,但是上下两边留给手握的空间却不会让人感到紧张。


600尼特的亮度:这是目前市场上最亮的1块,对数据和单位都没有很直观的概念,但是调到最亮的话,需要带墨镜了……


▲新款10.5寸iPad Pro的色彩显示效果


屏幕反射率为1.8%:仍然没有很直观的概念,所以在阳光下测试了1下,只要不是加州阳光直射屏幕的话几近没问题,对户外使用来讲是相当友好了。


P3色域:这更多是针对专业级用户的,用过iPhone 7或4K iMac的同学应当深有体会,但如果你的相机没有这项设置,或你传照片给的人没有P3色域的显示器,那也就体验不到了。


True Tone:自上1代(9.7寸iPad Pro)开始使用的技术,通过4个内置的感应器来感知周围的光线环境,从而调剂画面的色温。在浏览、写作或工作的时候,对眼睛更友善。


▲ iPad Pro可以放在新的皮质保护套上开始工作,除防滑也能够掩盖摄像头外凸的问题




120HZ 的 刷 新 率
为何这点不放在“屏幕”分类下是有缘由的


120HZ的视觉体验:这个就犹如普通电影和首部120帧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区分,特别是在滑动穿工作服裤子美女
的时候,盯着字看也不会觉得晃眼。



会自动调理刷新率:如果所有时间都保持在120HZ刷新率的话,电池的负荷会很大,所以它也和屏幕亮度1样,由芯片自动调理刷新率的高低,从而到达节能的目的。


强行升级了你的Apple Pencil:由于Apple Pencil的体验是基于屏幕刷新率的,所以现在性能也随着翻倍咯,同时压感也被升级了,这就是为何说刷新率这事不能单算在屏幕头上。




附 件


4.1

高 颜 值 保 护 套



Smart Keyboard:与之前几代1样,键盘可以通过于机身3个金属点与iPad Pro连接,靠近后会自动吸附。质感方面,面向屏幕的是和Smart Cover相同的绒面材质,键盘和外层是防水耐脏的纤维材质。



要用iPad Pro工作的话,它是必选项,但色彩却仍然没有选择,这方面有些让人失望,如果能够配置Smart Cover的多彩选择的话,相信会更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 微距镜头下的键盘质感和接驳口


皮革保护套:第1印象就非常好的1款保护套,非常漂亮,也终究有了笔槽,不再用为无处安置的Apple Pencil担心了……


▲ 加上皮质保护套后的10.5寸与12.9寸的iPad Pro对照


▲ 笔槽特写


▲ 细节做工非常让人满意


全部皮质保护套的做工很好,切口、缝线、收边这些细节都对得起这样的价格。


▲ 12.9寸和10.5寸保护套的正反面对照



4.2

SD 转 lighting 转 换 器


不知道甚么时候Apple才会把lighting口和USB-C口统1起来,每次配件为了接口买双份,钱包还是很冤枉的……


话说回来,这延接驳口对有相机拍照和修图习惯的人来讲是必备的,如果有Adobe Creative Cloud的账户的话,用Lightroom的App可以直接编辑RAW格式的图片。




4.3

充 电 器


是个尺寸上的小更新,满足了Apple工程师自己的逼迫症吧。现在它和其他相同款式的充电器都1样大了(上1代12.9寸iPad Pro的充电器要大1圈的)。另外线缆的部份也变得跟常规款粗细1样了。(没有开箱过新的12.9寸,所以不肯定是否是都改细了)




Part B

使 用 体 验


先介绍完了硬件的部份,还是依照上1次的流程,从我的需求开始说起。简单说说我的工作,作为在线杂志Voicer和设计工作室WASH.Co的联合创办人,曾供职于frog design和Wieden + Kenndy。做创意、设计、插画和1些字体方面的艺术合作是我平时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是OSX + iOS,这些都没变 :)


但是在12.9寸iPad Pro的体验报告里写道的€€€€“每天在工作室要呆10个小时以上”的这点变了,随着愈来愈多不同的项目和工作职责的变化,我的出差时间和碎片时间也变多了,工作场景经常在切换。轻量化,能胜任工作的移动端环境渐渐变成了重要的1部份。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的需求,就想试试看离开Mac系统,利用iPad Pro来完成1次我的出差工作,并提供给大家1份参考报告。



以这次出差的移开工作需求为例:


- 主要工作:做选题,查找资料;

- 次要工作:拍照新世纪工作服
和构思Mixtape的下1张封面;

- 工作环境:机场,飞机上(有Wi-Fi),酒店。


▲在狭窄环境下,iPad更有优势


▲iPad Pro的镜头(左)与iPhone 7Plus的摄像头外观对照(右)


拿到机器的第1时间我就升级了iOS 11(此处有风险,升级要谨慎€€€€),升级的缘由是目前假想的移开工作环境需要有iOS 11的新功能支持。



1切准备就绪,开工啦!




整 理 Dock


▲容量超大的Dock


要能够快速的展开工作这1步很重要。左侧可以堆放13个App(也能够堆放App文件夹,所以理论上Dock可以容纳下你所有的App……),右侧则会有3个位置留作Siri根据你使用习惯来预测的你将要使用的App,看到了这个画面,森森感到iOS和OSX的次元壁行将被打破。




查 找 资 料 和 整 理


Split View可让iPad Pro变成双屏(同时打开两个App),利用这1点可以很快的开始搜做资料,左侧是网页,将需要的图片直接拖拽至右侧的Files中。


这次的Split View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更新,终究可以在两屏之间互拖文件了!而且不只是文件,图片、网页链接乃至文字也能够拖拽!乃至说如果不嫌挤的话,两个人可以同时在iPad Pro上做自己的事情



另外利用Notes中新的扫描功能(官方说用来签名画押的那个功能)可以拍下杂志并拉直,再用画笔做标注,已备以后查阅资料用。另外Note中可以搜索手写体英文这件事情非,常,厉,害!将来会有对中文的适配,不知能认出多少字呢。


▲用iPad Pro摄像头轻松扫描


▲添加各种标记、备注非常方便


相比较于用MacBook工作,iPad对同屏App数量的限制有助于我更专注的完成工作,不会看着看着就“跑偏”了,对画面的排列整理也更方便。


Files听说会支持大部份网络存储软件,比如Dropbox,iCloud,Box等等。在Files中可以拖拽文件,新建文件夹并整理归档,也能够加上Tag方便以后的搜索,这项升级是iOS 11 for iPad Pro中最使好利来黑天鹅工作服
我兴奋的,由于从此开始,iPad Pro的功能就不再只局限于记录灵感和画插画了,它终究有了自己的文件管理系统。




考 虑 画 面 排 版



利用左侧的屏幕堆放素材,右边就直接打开自己习惯的软件(Procreate也好Note也好)作为画板开始搭建文章结构啦。如果需要制作特殊的画面元素,也有大量的软件来支持操作。(目前仍然没有矢量文件,不然就能够做Mixtape封面了)



另外以上这部份的内容编辑也完全由iPad Pro独立完成(如果能直接编辑微信的话,可能就直接发了)



新 的 假 设:

最强大的移动端工作环境?


正式工作完成了以后,想要尝试找找新1张Mixtape封面的想法,同时我还想到1个有趣的打开方式€€€€说是最强的移动端,那末就要试着好好利用手上所有的装备和它们的功能:


利用iPhone + iPad Pro + AirDrop / Handoff协同工作。


举起个栗子:



我如何在飞机上制作1张Mixtape封面?


1. 制作灵感板:利用iPhone / iPad Pro连接耳机在后台放新mixtape的音乐,这时候候可以利用SplitView开始1边寻觅灵感,1边做些草图,并终究制作1个简单的灵感板;


2. 将手机变成第3屏:然后利用AirDrop / Handoff功能(后者需要连接网络)将内容传输得手机,将这样iPhone就能够作为第3屏幕辅助(大部份设计师都不会满足于1个屏幕解决问题的吧)。




3. 在iPad上绘制草图:解放了屏幕那就能够自由的在iPad上做进1步的制作草图,固然需要话仍然可以随时拉开1小条空间给网页,随时做1些搜索需要。


一样,做文字编辑的时候也能够使用这样的组合。




Part C

结 论


“最强的移动端”的轻便和处理任务速度的提升,会让工作轻松和高效,即便不带着Macbook Pro也不会感到紧张。


就目前来讲,它或许就是传说中属于创意工作者的“最强的移动端”,除本身硬件的强悍性能之外,搭载了iOS 11的iPad Pro绝对有机会成为移动真个主力输出,再加上好好配合身旁其他的Apple装备,就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了。



随着愈来愈多的App开始面向专业领域,现在通过1个Lighting口读卡器,在iPad Pro上也能够编辑Raw格式的照片,这点确切让人很欣喜。不只是照片,有很多工作在路上就能够这样轻松的解决了,让碎片时间也变得有价值。


固然,拿到新1代iPad Pro时间还很短,需要更多的体验去印证自己的想法,明天又要飞了,顿时感觉背包亲了很多。


……

等等,还没完!There is one last thing……

……


不是新手tips,是吐槽点。

- 出了两个保护套!都那末贵!你让天称座怎样选!(狮子座旁观心态)

- 还是吐槽保护套,1个皮质能放笔了,另外一个键盘的呢……?愈来愈像1个是Art1个是Copy的套路。

- 尝鲜iOS 11到现在的使用感受,可以用兴奋得步履薄冰来形容……

- 用iMac排版公众号的时候我摸了屏幕……很屡次,能不能摸?真的愈来愈混淆不清了。



€€

相 关 阅 读

漫步 圣何塞|WWDC 2017

在前线带你围观全球最大的创新公司弄事情


iPad Pro 不 Pro?1位设计工作者的不客观体验报告|Opinion


任天堂新机Switch,6个大人の“不客观”冒险体验|Opinion


撰文、摄影 €€ More Tong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请 给 该 公 众 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About Voicer

灵感点亮生活 生活温暖人心

Voicer|1本分享生活和设计美学的在线杂志


Contact us

Voicerme[a]qq.com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合作意向请给我们写邮件吧:)